坑鯰
危險海洋動物
坑鯰(線紋鰻鯰Plotosus lineatus)
香港俗稱的坑鯰,中文學名為線紋鰻鯰,屬鰻鯰科,最大體長為32cm,肉食性,主要棲息在沙泥質海床。坑鯰是香港常見的有毒魚種之一,投釣或其他沉底釣法均有機會釣獲。其毒處在於魚的背鰭和鰓則的胸鰭,各鰭前都有一支尖刺(見上圖紅圈位置),刺鋒利且含毒性,香港曾有致命個案,釣友解勾時應小心處理。值得一提的是,坑鯰幼魚極具群體生活的習性,常形成球狀,稱之為鯰球,當魚受驚時,亦會形成鯰球以作保護。 下面就介紹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 <請看醫生>:
(每次出門釣魚必備藥品:創可貼,頭疼散。)
1 先放血:一般被刺到的地方多半是手指,一定不要按住,更不要先去擠它,而是讓血儘量地自然流出,同時甩一甩手讓血流多一些,一直到不流為止。(此時如果先擠血,一擠一放之間會使毒素向內擴散的)
2 擠血:血不流了,此時就要不停地擠血,直到擠不出為止。(以上的1,2步驟目的是通過血流來排毒)
3 用坑廉血塗傷口消除麻痹:冤有頭,債有主,這是以牙還牙,以血還血。方法是用坑廉的血反復塗在傷口處,則疼痛就不會變麻。被紮程度決定塗抹的程度,就像血清制服蛇毒一樣。(用剪刀剪開坑廉的頸部,就能放出坑廉的血。但是,往往被紮的時候,坑廉是死的,沒有血放怎麼辦?用後續的處理方法:粘上創可貼,然後淋水搞濕,使藥性散發出來,接著趕緊服用止疼藥!這些東西出門釣魚都是要必備的!)
(如果你被刺身體的地方是放不出什麼血的部位,例如腳,屁股等等,請直接進行第 3 步驟以及後續的處理方法。另外,用五十度熱水浸泡傷口三十鐘至一小時的治療效果也很好,並適當消毒處理傷口,防止細菌感染)
老虎魚(長棘擬鱗鮋Paracentropogon indicus)
科: 科
異名: Hypodytes indicus
香港: 老虎魚
中國: 印度赤
特徵: 頭小,背部輪廓陡斜。前眼間具兩棘;眼大;體被小圓鱗。背鰭始於眼上;胸鰭長、達臀鰭基底。體呈黃褐色具數個深色大斑及很多小點;首背鰭具一大黑斑;胸鰭及尾鰭具很多紅褐色點。
棲息環境: 底棲。
備註: 鰭棘有毒。
分佈: 南中國海。
香港俗稱的老虎魚,主要分為兩種,兩種均屬鮋科。老虎魚是香港常見的有毒魚種之一,艇釣、手絲或投釣均有機會釣獲。其毒處在於魚的背鰭、腹鰭和臀鰭,魚刺鋒利且含劇毒,不建議嘗試解勾,應小心剪斷魚絲讓魚回到水中。